蘇堅:批評家的集體評選公正嗎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6-08-26]
日前,某論壇集合近二十位批評家評選的“中國裝置藝術最具影響力三十作品”已公布,在界內頗吸引眼球。這一類評選活動,大概是“秀 場經(jīng)濟”年代很難避免的推廣方式吧,其目的無非:1。舉辦機構借此噱頭,可以增加知名度;2。參與批評家試圖由此劃定、驗證、展現(xiàn)、坐實一種話語權。就第 一點,差不多同一幫人,批評家年會曾在西安評選過“中國幾十最丑建筑”,我曾批評其跟網(wǎng)絡活動同質;就第二點,批評家年會及相關批評家集體確實一直存在話 語權疑慮并想方設法通過組合拳欲爭取之,但方法不嚴謹、嚴肅,其實不但暴露了自身的焦慮也反過來削弱集體公信力??傮w上,于論壇,應該通過每一次學術選題 的文章、發(fā)言等文獻產生影響力;于批評家,屈身代勞有失職業(yè)身份,其功效并不比交由千萬網(wǎng)友評選更好。
集體評選,含義有二:一指一評要選出幾十個作品,像批發(fā)一樣,很難保證明確的判斷標準;二指參加評選的批評家也是近二十人的集體,責任難保證到人。評選,冠以“最具影響力”標題,傳播上很容易因為具體機構、參評批評家信息被忽略,而造成以偏概全的謬傳后果。
問題非常之多。比如,如何定義裝置藝術,本來就是一個未確定的問題,進而何謂影響力、何以至“最”,要界定好這些要項,可能就要用掉批評家許多學術功 力。以入選的蔡國強為例子,從傳播廣度、公眾認知度、個人標志性等角度看,為什么不是他的“火藥”作品而是那件景觀裝置《草船借箭》?是因為“火藥”作品 不符合裝置藝術的概念歸類?還是因為“火藥”作品太多無法定指?如果是數(shù)量問題,定名為《火藥系列》視為一件作品入評,這才是尊重藝術家影響力事實的嚴謹 態(tài)度。同樣的問題還出現(xiàn)在徐冰身上,首先,有限的三十件作品徐冰占去兩件,這本身就暴露了評選活動目的性的模糊和程序細節(jié)的隨意,另外的疑惑還在于,從影 響力的諸多事實(不知道主辦方是何考察指標)看,其中英文字作品更該入選,若認為此作品在國外影響力更大,那《何處惹塵?!啡脒x的依據(jù)是什么?若說《天 書》、《何處惹塵?!房季康氖桥u家眼里的專業(yè)性,難道所謂影響力恰恰不主要考究社會效應?我個人認為,跟蔡國強的“火藥”作品一樣,徐冰的《天書》和中 英文字都可視為一件作品,它們多時節(jié)點、地點地復制性出現(xiàn),完全居于藝術家個人知名度積累和銷售業(yè)績的策略(市場社會無可厚非),可以定名為《文字系列》 入評——你看,這么說等于亮出了我的一家之見,相信這樣的不同意見甚至相反意見同樣存在于評選活動中——這也正是批評活動的可貴本質,很難猜想批評家們委 屈自己的見解、毀身于跟自身職責相反的庸俗推廣活動,乃居于何種目的。
僅從名單也能看到問題,參與的批評家基本是“中年代”,在青年批 評家等缺場的情況下,“代表性”又是一個問題,自認評選志在確立“權威性和影響力”,結果能達幾成?再者,與批評家的“代際”關聯(lián)著的,是時間性問題,若 按評選活動劃定的三十年時間跨度,則幾十年前跟最近幾年相比,怎么梳理影響力比拼?再進一步,恰恰因為“代際”的關聯(lián),“中年代”會不會對幾十年前或更久 前的人和事容易產生“代際認同”?若再做最壞推斷,如何不把同代人因為批評、展覽乃至交友等感情因素影響考慮進去?
按常理,這些帶疑待 解的問題,正是批評家要面對的課題和責任,何以心甘情愿反過來制造了問題拋向公眾?我注意到,主事者正就曬出“民主、公正” 招牌宣傳這個活動。自身宣稱有“文化針對性”,卻相信可以通過“投票民主”去表決文化,這看起來是不是有點“不夠文化”?就算委屈一下文化吧,我也疑慮他 們是不是足夠民主。150件作品的提名量,還加有自選、補充,若按照標準民主,幾十個批評家要一輪一輪經(jīng)30來回一件件表決出結果才是可靠的結果吧?若簡 化程序只經(jīng)3輪,該是要委屈了多少批評家的多少不同意見啊,這樣的結果有說服力嗎?所以,拿民主說事既無當又多此一舉,只能說有個相對的“程序公正”已經(jīng) 不錯,但即使現(xiàn)結果,也應該增加一個“透明”程序才更體現(xiàn)公正和服眾:具名投票、公開誰誰選了某某作品信息、公布具體到名的投選理由,讓責任得以明宣、到 人。
掛上批評家稱號的人,就有了相應的職業(yè)身份,這個身份是有社會和文化責任的:在盡可能保證“獨特這一個”的前提下,去蕪存真地進行 批評寫作和發(fā)聲、不隨流地準確甄別有創(chuàng)建有差異性的文化藝術創(chuàng)作,真誠、心平氣和地讓自己的批評和批評對象接受來自時間和社會的影響力檢驗。但現(xiàn)在經(jīng)常在 排行榜、新星榜、藝術獎等“集體評選”秀場里看到批評家身影,很多活動還是有償性質的,此風長存以致公眾對之產生“失身”焦慮,所以話語權丟失、公信力流 失首先是批評家自身失職問題,反向性的行為只會加大問題的深重!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