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藝美術大師蔣同磊:初心不改傳承千年窯火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5-06-30]
麗水6月29日電(記者 李婷婷)浙江省龍泉市宏山新大塘一排不起眼的矮房子里,因離市區(qū)較遠、又隱匿于角落中顯得特別低調。若不是大門木板上書“龍泉市孫坑窯瓷莊”,大抵沒人能想到這里會是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蔣同磊的工作室。
進到房里,只見滿手瓷泥的蔣同磊正專注著拉坯,手指深陷在瓷泥中,旋轉的碗托隨著手勢變化慢慢呈現(xiàn)出創(chuàng)作者所需要的造型。
腳踩手停,蔣這才發(fā)現(xiàn)我們的到來,起身熱情招呼。
不同于現(xiàn)代一些藝術家的風火和浮躁,已小有成就的蔣同磊始終給人以樸實之感,性格內斂,從不張揚;舉手投足間,更多的是平和與“鄰家大叔”般的親切。人如此,藝亦然。他不僅沉醉于傳統(tǒng)的青瓷創(chuàng)作,亦執(zhí)著于對傳統(tǒng)的升華。
初邂逅那抹天青色 情迷其中難自棄
?凌晨4點,天還未亮,在起伏的雞鳴聲中,“孫坑窯瓷莊”在氤氳的白色蒸汽中醒來,蔣同磊和他的伙計們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在蔣的工作室里,有一間專門的作品室,其得意之作一一陳列。面對這些精美絕倫的青瓷作品,從構思到創(chuàng)作,從失敗到成功,蔣同磊娓娓道來背后的故事,仿佛開啟了一段悠長的青瓷時光之旅。
談起與青瓷的緣份,蔣同磊微微一笑,繼而搖頭,連連用了好幾個“不容易”。
并非科班出身的他在學校時學的是礦山機械專業(yè),畢業(yè)后也是從事相關工作???987年,25歲的他接觸到青瓷時,竟一下癡迷上,從此再不肯放開。1995年,不顧家人反對,他毅然辭去了待遇豐厚的工作轉投青瓷。
這一舉動,讓家人個個目瞪口呆。“他的父母都是南下的干部,幾個哥姐家境也不錯,我們工作平穩(wěn),大家都不理解他為什么要自討苦吃做青瓷?!逼鸪酰Y同磊的愛人林必華苦心勸說他放棄,“但怎么也不聽,像著了魔一般。”
是對這份已然千年的古老藝術于懵懂之外產(chǎn)生的好奇?還是骨子里天生就有一種對青瓷藝術的迷戀?
“我也說不清,可就是喜歡,打心底里喜歡!”蔣同磊的臉上漸漸泛起一絲興奮的紅暈,不覺中也提高了聲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與愛好,當你能努力奮斗的時候,為什么不行動呢?”在蔣看來,做青瓷是他“心有所好,付諸行動而已”。
從那時起,蔣同磊拋卻舊事,開始與瓷土為伴,與窯火相映,與青瓷為友。這個定格在33歲的開始,填充了他的整個藝術人生。
“但一路走來,真的很難。”回首過往,蔣同磊無限感慨。
因為在龍泉,人們從事青瓷創(chuàng)作的,大多是父子、師徒或翁婿相傳,而明顯蔣同磊是個“異類”,家族缺少青瓷工藝引路人,自己又沒經(jīng)過專業(yè)學習,對青瓷完全就是“兩眼一摸黑”。更糟的是,當初剛好處于龍泉瓷廠破產(chǎn)清算后的一段時間,做青瓷養(yǎng)不活家人,也沒人愿意帶徒弟。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怎么辦?蔣同磊的選擇是:自己摸索。
“剛開始的時候真的很難,什么都不懂。有人問我失敗了多少次,我跟他說你不如問我成功了多少次。”蔣同磊自嘲道。二十余年時間,一路上的酸甜苦辣,早已讓他練就了樂觀面對困境并淡然處之的能力。
許多人知道,龍泉青瓷的制作是水與土的結合、人與泥胎的相容、土與火的燒就;但更多人不知道,一件青瓷藝術品需經(jīng)瓷藝家構思、拉胚、修胚、干胚、上釉、燒窯等80多道工序的制作和1300℃以上的高溫才能燒制而成。
為了歷練,蔣同磊干過青瓷生產(chǎn)的所有工藝,“別說是制胚、調釉、上釉,裝窯、燒窯,甚至質檢、包裝,我全都經(jīng)歷過?!闭沁@種靜默如金的努力,終于成就了他的心血——“龍泉市孫坑窯瓷莊”。
“也許我不是最優(yōu)秀的,但我會做最努力的那個。青瓷創(chuàng)作對我來說是一輩子的追求?!笔Y同磊擲地有聲的這番話,也成了他一生跋涉的信奉信仰。
再鉆研愈覺情韻 動人朝夕相處廢寢忘食
結緣青瓷,蔣同磊似乎找到了自己的歸屬地,他一步步摸索,勤奮、敢試,并在年復一年的探求中提升技藝。從完全的門外漢,到對作品的理解、創(chuàng)作,漸入佳境,他坦言,與青瓷相處的日子是“痛并快樂著”。
“龍泉青瓷創(chuàng)作有別于其它類型藝術工作,從泥土、造型、釉的配制到燒制幾乎都要自己親歷親為,而且每個階段有著不可預知的變數(shù),讓人感覺高深莫測,處處彌漫著神秘感?!?br/> 在蔣同磊看來,正是這種“甜蜜的糾結”,一直吸引他前行。
“尤其在作品燒制后開窯那一剎的忐忑,收獲的喜悅與失敗的傷心,永遠也說不清楚這種復雜的心情。”?正因此,執(zhí)著如斯,愛瓷如斯的蔣同磊常常忘我地融入到制瓷技藝中。細看其每一件青瓷作品,兼是融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為一體,既保留了傳統(tǒng)青瓷晶瑩剔透、造型端莊秀麗的特點,又增添了現(xiàn)代藝術元素,在傳承中推陳出新,韻味十足。
?2006年11月,其創(chuàng)作的《哥窯羊頭尊》作品獲中國硅酸鹽古陶瓷專業(yè)委員會優(yōu)秀產(chǎn)品獎。2009、2011年的作品《麒麟蓋罐》與《四羊方尊》則被浙江省博物館永久收藏。后者仿青銅國寶器四羊方尊,以青瓷哥窯材質制作,成品高度51厘米,制作工藝復雜,燒成難度大,獲2014年中國·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展“中信杯”特等獎。
成功總是眷戀勤奮的人。2012年10月,全球規(guī)格最高的斯諾克國際錦標大賽,當世界的焦點聚集成都,一座凈高44厘米、純手工打造的青瓷冠軍獎杯,讓所有人為之驚艷。而這,正出自身在千里之外、浙南山區(qū)的蔣同磊之手。
“當我信心滿滿地接下獎杯制作任務后,查閱資料竟發(fā)現(xiàn)歷史上從沒有這樣大件的哥窯器記載,心一下子涼了?!笔Y同磊仍清楚記得,那時他和廠里的業(yè)務骨干,一個月內日夜奮戰(zhàn),邊揣摩邊改進,先后精心制作了26個獎杯模型,幾經(jīng)燒制才得出3個一等品和2個二等品。
“為了防止火候偏差影響質量,幾個人輪流守在窯旁,一待就是十幾個小時。”雖然艱辛,但當最后冠軍捧著這座青瓷獎杯時,蔣同磊還是心頭一緊,覺得任何付出都值得。
正是這次“戰(zhàn)場秀”,讓蔣同磊一夜之間成了當?shù)孛恕5煌谝恍┧囆g家成名之后的風風火火,蔣同磊始終給人以樸實之感。憑著執(zhí)著和努力,他于今年1月收獲了沉甸甸的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瓷如人,亦如友。瓷品可看出一位青瓷大師的涵養(yǎng)。而品讀蔣同磊的作品,總能夠讓人在視覺的雅致、悅目、清新表象之外,感受其內心深處留下的一股暖流。
用千般努力突破傳統(tǒng)風格 力爭別具一格
沒有理想與夢想的藝人永遠只能是藝匠。對蔣同磊來說,他顯然不滿足于制造出一件件精美絕倫的作品,正如他所言:要有自己的符號,必須在創(chuàng)作理念上推陳出新。
為此,在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理念的這條路上,他從未停下摸索的腳步。
“如果說女人的外表美在于膚色之美,那么青瓷的表面美感完全在于釉色?!笔Y同磊介紹,龍泉青瓷之釉,青翠瑩潤,類冰似玉。釉色是展現(xiàn)青瓷藝術美的極重要因素,也包含窯匠們獨到的感悟。他覺得,如果滿足于傳統(tǒng)的青瓷釉色,必定無所突破。他一直探索燒制一些具有“蔣同磊符號”的、別具一格的青瓷釉色。
而在一只純潔如玉的月白釉瓷創(chuàng)作上,則充分展現(xiàn)了他的創(chuàng)新。
“月白釉瓷多為素面,主要以釉色取勝?!迸踔談偀频囊淮善?,蔣同磊難掩神色中的激動之情。素凈的月白釉瓷介于青白二色之間,裂紋扶疏伸展,就像雪地上婆娑瀟灑的柳枝,恬靜、溫潤。
為突破龍泉瓷器固有的厚胎厚釉但色彩單一的傳統(tǒng)風格,蔣同磊花了一年多時間,燒制出以仿天然美玉效果的月白釉瓷。與此同時,還花了三年多時間探究鐵胎釉瓷的燒制,到目前才剛有點眉目。
陳列在蔣同磊作品室里的一口青瓷碗,正是他精心試驗上千次后才得出的第一件鐵胎釉瓷器,釉面晶瑩剔透,像一層玻璃,胎體清晰可見,光潤清澤。
“鐵胎是所有瓷器中最難燒的胎,非常容易變形。最難在溫度把控,釉在1300多度時會流動,很容易燒壞。特別是當作品胎越薄,釉越厚時,成品率極低,往往一窯也燒不出幾件好的?!??對于鐵胎釉瓷,蔣同磊沒有經(jīng)驗,只能按“老規(guī)矩”逐漸摸索。從瓷器燒制,釉色調制……每一關,他都經(jīng)歷了千回百轉的考驗。
“其實就是在不斷試錯,方向不對就換種方法,靠勤奮一次次試下來?!笔Y同磊說,月白釉瓷和鐵胎釉瓷這兩款作品在龍泉青瓷行業(yè)內是創(chuàng)新,若試驗成功,那便是打上了“蔣同磊”的烙印,在青瓷行業(yè)中別具一格。
然而,陶瓷是土與火的藝術,可遇不可求,做壞了沒法彌補,也沒法再燒。當每次泥土隨轆轱的轉動而產(chǎn)生形制各異的器形,蔣同磊都跟著殫精竭慮、寢食難安,并常常煎熬于千百次失敗換取一次難得驚喜的反復之間。
當問及蔣同磊,突破之路是否艱辛,他卻泯了口茶淡然一笑:“盡在不言中吧,做瓷不是一件輕松的事,除了艱辛體力外,更要有毅力,要經(jīng)得起失敗的痛苦折磨?!?br/>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不改的人,一如蔣同磊,心無旁騖地致力于青瓷釉色上的突破,并心心念念傳承千年窯火,以一己之力默默接續(xù)龍窯青瓷的脈息。(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