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派文人竹刻形成于清乾嘉之后,并逐步成為晚清以來竹刻藝術的主流。清嘉慶時竹刻分金陵派和嘉定派,在浙派文人竹刻形成之前,嘉定竹刻早已達到了自己的藝術巔峰。嘉定竹刻進入宮廷之時,另有一些文人雅士始終在追求探索一種能體現(xiàn)個人意趣的竹刻風格,于是便有了浙派文人竹刻。文人竹刻本為文人間的玩物,然而,作品一經流傳,其簡潔雅致、詩意盎然、清新秀逸的藝術風格很快贏得了人們的喜愛。王公貴族、官宦、商賈競相收藏把玩,遠遠超出了文人自賞的范圍。浙派文人竹刻漸為世人所重,論家亦將其與嘉定竹刻相提并論。
文人竹刻之追根溯源
浙派文人竹刻,受浙派書畫篆刻及學術思想影響,有重文人情趣而輕匠人技藝的傾向。要求作品能體現(xiàn)個人感情的自然流露,講究個人修為,有書卷氣,故浙派竹人多為學者、儒生。但要考查文人竹刻的源流,不得不追溯到不耐精雕細琢,卻能匠心獨運,以自然天趣見勝的金陵派創(chuàng)始人濮澄。
濮澄,字仲謙。生于明萬歷十年(1582年)。張岱《陶庵夢憶》說:“南京濮仲謙,古貌古心,粥粥若無能者,然其技藝之巧,奪天工焉。其竹器,一帚一刷,竹寸耳。勾勒數(shù)刀,價以兩計。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盤根錯節(jié),以不事刀斧為奇,則是經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價,真不可解也?!卞е僦t的這種創(chuàng)作風格極為浙派竹人所推崇。
能繼承仲謙藝術風格者以乾隆時潘西鳳成就最高。西鳳,字桐岡,號老桐,浙江新昌人,僑寓揚州。老桐系一飽讀詩書的宿學之士,鄭板橋有贈潘西鳳絕句云:“年年為恨詩書累,處處逢人勸讀書。試看潘郞精刻竹,胸無萬卷待何如?!崩贤┯没尉碇袼票蹟R,蟲蝕斑痕,宛然在目,似未經人手,而別饒?zhí)烊恢?。銘文款識,著字無多,雋永有味。老桐的創(chuàng)作理念和竹刻風格,更為后來的浙派竹人取法效學。
嘉定竹人里,在創(chuàng)作理念中追求個人意趣者亦不乏其人。最有名者當推周芷巖。周芷巖能詩畫,王鳴韶《嘉定三藝人傳》稱其刻竹能“淺深濃淡,鉤勒烘染,神明于規(guī)矩之中,變化于規(guī)矩之外,有筆所不能到而刀刻能得之?!敝苘茙r是影響后世竹刻的關鍵人物。他是開創(chuàng)南宗畫法入竹刻的第一人,在竹刻中能再現(xiàn)書畫之筆情墨趣,被文人竹刻視為典范之一。
篆刻亦是浙派文人竹刻理念的源頭之一。蔣仁、黃易、奚岡、徐三庚、錢松、趙之琛、陳鴻壽等篆刻名家,皆兼治刻竹。雖大多只是偶爾奏刀,以為游戲,但他們無疑已將篆刻的很多元素帶進了竹刻藝術中,極大地豐富了文人竹刻的創(chuàng)作理念和審美情趣。
文人竹刻之創(chuàng)作理念
文人竹刻與文人畫同屬一脈,主張作品應抒發(fā)主觀意趣,要將詩的意境移入畫中。一件作品沒有感情和詩意,技法再好,也只是“雖工亦匠,不入畫品”。浙派文人竹刻崇尚文氣,以能體現(xiàn)文人氣息為上,注重題跋和款識。
文人竹刻本是自賞自用之物,故題材以小品為多。梅、蘭、竹、菊、小像、蔬果、蟲草、玩石,皆能玩味入刻。格言、警句、銘文、小詩,或自題自刻;或直接將文人畫意再現(xiàn)于竹端。又因不少竹人本是篆刻名家,摹刻金石文字亦成竹苑時尚。品類除文房所用的臂擱、筆筒外,以扇骨為最多。此外,竹根印章和竹杖亦是文人之所愛。而嘉定竹刻所擅長的仙佛仕女,靈獸珍禽和場面宏大的歷史人物故事、名山勝跡等傳統(tǒng)題材,則很難在文人竹刻中見到。
文人竹刻之技法局限
浙派文人竹刻對竹刻藝術的貢獻,主要在竹刻理念的發(fā)展和提升;竹刻題材的擴展和品類的補充上。在竹刻技法上則最易受到詬病。文人竹刻都尚淺刻,以陰刻和留青為主,無圓雕和高浮雕之制。刀法崇尚簡率拙樸,以自然天趣和再現(xiàn)書畫筆墨情趣為追求。因此論家對其亦有技法平淺單一之批評。
浙派竹人對竹刻技法作出過貢獻的是方絜。他刻出的小像獨創(chuàng)一法,面部用陷地淺浮雕,其余用陰刻。雖凸起分許,卻陰陽坳突,須眉畢現(xiàn),神氣栩栩,且兩法能統(tǒng)一得天衣無縫。故論者稱他的刻法為“陷地淺刻”。
浙派竹人主要活動于嘉興、杭州、湖州和上海一帶,其中嘉興竹人最多。蓋因嘉興位處滬、蘇、杭三大文化都會之間,地近嘉定。又因竹刻名家方絜、胡钁晚年皆寓居府城,影響所及,學竹刻談竹刻開一時風氣。今能見之典籍之竹人即有60余人,而有作品傳世者則難于完整統(tǒng)計。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