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鏡收藏逐漸走熱 并非越古越值錢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2-07-20]
上海泓盛2012春季拍賣會“澄質(zhì)朝神——銅鏡專場”于近日圓滿落槌,總成交額達1424.16萬元,成交率高達83.52%,整場拍賣人氣十足。銅鏡收藏與拍賣在前幾年尚是冷門,但近兩年逐漸走熱。
專場頻推,高價頻現(xiàn)
銅鏡進入拍賣領域的時間并不短,但真正為收藏愛好者所了解是始于2004年初中國嘉德(微博)推出的銅鏡專場,當時的全部拍品均為民國時期知名收藏家關祖章先生的舊藏。參拍的143面銅鏡都以高于預期的價格順利成交。其中唐代脫銀庭院仕女游樂圖銅鏡以45.1萬元的價位成交,成為了內(nèi)地銅鏡拍賣的最高價。此后,嘉德一直引領銅鏡拍賣。2006年的嘉德春拍推出臺灣藏家息齋藏鏡及中國歷代銅鏡拍賣,共上拍銅鏡168方,成交率57.74%,共97件,成交額490.68萬元。2007年秋拍銅鏡專場數(shù)量200件,成交額595.94萬元。2009年春拍中隋唐十二生肖四神鏡拍至112萬元,秋拍中唐代海獸葡萄鏡以268.8萬元成交。2010年有5家拍賣公司舉辦銅鏡專場,其中唐代海獸葡萄鏡以700萬元成交,打破了銅鏡拍賣的紀錄。
別只考慮年代因素
從銅鏡拍賣市場來看,戰(zhàn)國、唐鏡價格最高,漢鏡其次,宋、元、金時期的銅鏡價格略遜,明、清時期銅鏡的價格則更低。從種類上看,戰(zhàn)國的山字鏡、菱紋鏡、蟠螭紋鏡,漢代的規(guī)矩鏡、神獸鏡、畫像鏡,隋唐的瑞獸葡萄鏡、花卉鏡、人物故事鏡、金銀平脫鏡、鎦金錯銀鏡等均是鏡中的珍品。
除了年代等因素外,銅鏡研究專家賈文忠認為,收藏古代青銅鏡,要從歷史價值、文物價值、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進行全面衡量。除了年代的考量外,特殊的制作工藝方法、款識、特殊的紋飾品類也是收藏投資關注的重點。此外,銅鏡的形狀、尺寸、薄厚與材質(zhì)數(shù)量和珍稀程度、銅鏡的紋飾精美繁密程度也是體現(xiàn)價值的一個方面。
除了時代與紋樣之外,品相是否完好是銅鏡價值判斷的重要標準。由于銅鏡多是入土陪葬埋藏之物,所以出土后的銅鏡最好是銹蝕程度越小越好。同時,紋飾的清晰度也是關鍵。在銅鏡收藏中很講究版模,頭模鏡最受歡迎。所謂頭模鏡,是指第一次澆鑄的銅鏡,紋路清晰價值超過二模、三模。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zhuǎn)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zhuǎn)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