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摹古之首——王時敏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0-07-21]
王時敏(1592—1680),明末清初畫家。江蘇太倉人。王時敏一生寄情詩文書畫,家藏歷代法書名畫甚多。他擅山水,主張藝術應施法古人,專師黃公望。其畫在清代影響極大,王翚、吳歷及其孫王原祁均得其親授。與王鑒、王翚、王原祁并稱四王,外加惲壽平、吳歷合稱“清六家”。開創(chuàng)了山水畫的“婁東派”,藝術史上位居清初畫家“四王”之首。
王時敏的家境豐碩,古書古畫,應有盡有。其祖父王錫爵特請董其昌指教幼年王時敏。受董其昌嫡傳的王時敏自幼便開始賞古摹古,而他對古代書畫頗為癡迷,又具極高悟性,所以藝術境技飛速進步。王時敏雖然比董其昌小37歲,但由于他們對摹古的藝術追求一致,而成為忘年之交。當他們坐而論道之時,常常忘記了賓主。
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王時敏24歲,由于受皇家恩惠,藉祖上余蔭,他不經過科舉考試而直接做官,出任尚寶承,掌管皇家印信,后升為尚寶卿,后來又升為太常寺少卿,并由此得名“王奉常”。然而,此時明朝末年,王朝統(tǒng)治氣勢衰微,農民起義軍聲勢浩大,許多在京的官員都感到明朝大勢已去,王時敏也早有覺察,因病辭官,回鄉(xiāng)隱居。1644年3月,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打進北京,崇禎帝自殺。接著清軍入關,揮師南下,不久就到了王時敏的家鄉(xiāng)江蘇太倉縣。在清軍的步步進 逼面前,王時敏對降與不降感到萬分矛盾,王時敏對旗下族人說:“我是明朝大臣,投降,有失氣節(jié),落下千秋罵名。不投降,旗下族人百姓遭殃。嘉定屠城,前車之鑒。想來想去,還是決定犧牲我一個人的名節(jié),來救合城百姓?!闭f完,放聲大哭,聲震數(shù)里。最終,他還是“出城迎降”。王時敏作為明朝大臣,在清軍到來之前,即率眾投降。作為一代文人志士,有失氣節(jié),作為一代藝術畫家,也未免缺乏率真之性。
保住性命后,王時敏便淡然世俗,他超脫于官場之外,潛心在畫作之中。幼時董其昌的啟發(fā)帶領,加之他日后的不斷積累研習,王時敏漸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理論主張,即“摹古是繪畫的最高原則”。王時敏說,作畫的唯一標準就是“刻意師古”、“力追古法”、“宛然古人”、“一樹一石,皆有原本”。同時,他又主張摹古的根本內容是要學習古人的思想感情。元四大家的藝術風格是不同的。黃公望的“蒼渾”、倪瓚的“淡寂”、吳鎮(zhèn)的“淵勁”、王蒙的“深秀”,雖然大家都學習董源,但是,每個人都有變化,甚至可以說,這種變化是懸殊的。王時敏認為摹古的根本,不是學習古人的筆法,也不是學習古人的藝術風格,而是學習古人的思想感情,應當具有和古人相同的思想感情。
在這樣的藝術主張之下,王時敏力追古法,刻意師古,作畫無一不得古人精髓。王時敏師古人畫,形體、樣式甚似,他的畫作筆墨含蓄,蒼潤松秀,渾厚清逸,但與古人的意境并不相同,這主要是源于王時敏與古人的精神氣質迥異。王時敏師古人筆法時,更嚴謹、更認真、更規(guī)矩,故作品構圖變化較少,略顯刻板,但是也有他的匠心之所在。王時敏將清初山水畫的臨古之風發(fā)揮到了極致。他的山水畫以臨元畫為主,受董其昌影響極深。其臨古水平之高,令人生嘆。他的《山水》扇面雖是臨古之作,但又能集眾家所長,渾然一體,獨具韻味。王時敏的《仙山樓閣圖》便是模仿黃公望的作品。《仙山樓閣圖》為“方太夫人”賀七十大壽的畫作。畫面的近景處是兩株粗壯的長松,蒼勁郁勃。長松后面的山巒郁郁蔥蔥,煙云縹緲,仙氣繚繞。松樹與青山都是象征長壽的吉祥物,為畫作定下了長青不老的主題。整幅畫作峰巒數(shù)疊,樹叢濃郁,勾線空靈,苔點細密,皴筆干濕濃淡相間,皴擦點染兼用,形成蒼老而又清潤的藝術特色。
以王時敏為首的清初“四王”山水畫家正是身體力行,步履古人,在臨仿逼肖上,下了實實在在的功夫。泥古之弊,在“四王”的畫作中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但他們在摹古之中,也總結了前人在筆墨方面的不少經驗心得,對于繪畫歷史遺產的整理與研究,也是有貢獻的。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