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次古籍普查工作今年全面鋪開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07-03-01]
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全國范圍內的古籍普查工作今年起全面鋪開,以全面準確掌握我國現存古籍的數量、價值、分布、保存狀況等基本情況。
記者從28日在京召開的全國古籍保護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全國古籍普查工作由文化部領導實施,從2007年開始,用3年至5年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古籍普查登記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各級圖書館、博物館等單位及民間收藏的古籍情況。
據初步估算,目前全國古籍數量約幾千萬冊,分藏于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專業(yè)圖書館、博物館、寺廟及民間。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說,家底不清是當前古籍保護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之一。由于我國尚未開展過全面系統(tǒng)的古籍普查,對古籍狀況缺乏全面系統(tǒng)掌握,特別是對大量散藏于民間的古籍情況所知甚少。
據介紹,這次古籍普查的主要對象是中國漢文和少數民族文字古籍,一些特種文獻如甲骨、簡冊、帛書、金石拓片、輿圖等暫不列入普查范圍。普查內容包括古籍基本信息、古籍破損信息和古籍保存狀況信息等。普查成果將在此后成立的“中華古籍保護網”上公布,并最終形成《中華古籍聯(lián)合目錄》和古籍數字資源庫。
周和平說,針對目前有大量珍貴古籍流失在海外的狀況,還要積極與海外藏書機構溝通合作,摸清情況,時機成熟時建立海外珍貴古籍目錄。
據了解,新中國成立后,國家投入了專門資金從事古籍的收集、保存、修復、整理、出版工作,相繼實施了《趙城金藏》《敦煌遺書》《永樂大典》以及西夏文獻等一系列大型古籍修復項目,組織專家點校了“二十四史”、《資治通鑒》等古籍,編纂出版了《中國古籍善本書目》。1989年,國務院批準實施了“中華大典”這一建國以來最大文化出版工程,將中國歷史上2萬多種優(yōu)秀文獻典籍整理出版。2002年,文化部、財政部共同實施的中華再造善本工程,精選唐宋元時期的珍貴版本仿真影印,目前已出書758種,近9千冊。
據周和平介紹,與普查工作相結合,我國還將建立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制度,對列入名錄的古籍,中央財政將給予重點扶持保護。國務院還將把古籍收藏量大、珍貴古籍多、管理制度完善保護條件好的單位,命名為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