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周評:藝術沒有“潛規(guī)則”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04-04-04]
新華網(wǎng)(記者 邱紅杰 ) 一度鬧得沸沸揚揚的演藝界某些緋聞軼事,似乎在不知不覺間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一度有些神秘的“潛規(guī)則”最終也像是成了一覽無余的“顯規(guī)則”,讓人覺得索然無味。此時塵埃漸落時,才能看到其實所謂的緋聞、軼事乃至“潛規(guī)則”,無非就是一些同床異夢、各懷心思的茍且之事,根本和藝術風馬牛不相及。而反觀藝術本身,卻總是堅持著它自己顯而易見的簡單規(guī)則:對人的一分耕耘賜予一分收獲,并在歲月的大浪淘沙之后,只留下真金。
最近以來的國內演出市場像是遭遇了十七層的活性碳層,濾掉了殘渣,滴出了精華,讓這個春天的演藝市場滿眼望去一派欣欣向榮。再仔細看去,還能發(fā)現(xiàn)這些精華竟然都是縱橫藝壇多年的“老字號”,讓人感覺到真正的藝術歷久彌新的魅力。
在去年的擦肩而過之后,世界著名音樂劇《貓》今年即將在人民大會堂與中國觀眾見面,這已經(jīng)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這部音樂劇已經(jīng)連續(xù)上演23年,有報道說,即便在它的故鄉(xiāng)倫敦以及歌舞聚集地百老匯,《貓》的每次上演都是盛事,有一位觀眾至今已看過700遍。難怪有人說,它演得越久就會越火,因為藝術的“老湯”也只會越熬越香越濃。
有關的演出信息還說,被人稱為“月光女神”的英國歌唱家莎拉·布萊曼也將到北京舉辦她的個人演唱會。這個有著“天籟般聲音”的歌者,在21歲時就出演《貓》的女主角,并借此一舉成名。此后的20多年間,她不斷探索自己的演唱技法,不斷推出風格嶄新的作品,至今仍長唱不衰。有評論認為,她的演唱境界已“跨過了古典和流行之間的藩籬”,能讓人感受到“天人合一的極致風華”。此外,同樣在舞臺亮相的造詣精深的“老藝人”還有英國的深紫樂隊、中國歌手崔健、美國魔術師大衛(wèi)·科波菲爾,他們曾經(jīng)和一直以來對藝術的執(zhí)著,留下的東西并不和年華一樣老去,有的甚至還更臻化境。
同樣還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國家話劇院最近將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收山之作《九三年》搬上舞臺,這在全世界范圍內是第一次,同時這也是國家話劇院成立以來規(guī)模最大、舞臺人數(shù)最多的一出戲。日前,著名電視情景喜劇導演英達又開始了一部新劇的拍攝,10年前他以情景喜劇起步,現(xiàn)在他依然在做這項工作,人們期待著他的新突破。畢竟,對于一向被指為浮躁的演藝界而言,明白自己應該做什么并且堅持在做也殊非易事。
與國內舞臺上好戲連場遙相呼應,在大洋彼岸一個名為“誰是最蠢的美國人”評選活動,在愚人節(jié)前夕公布了“十大美國蠢人榜”。曾經(jīng)如日中天的搖滾歌手邁克爾·杰克遜與其妹珍妮·杰克遜當仁不讓排名前兩位。邁克爾以77%的得票率蟬聯(lián)“美國愚人之王”,原因是他不吸取1993年狎童案的教訓,去年11月再因涉嫌侵犯男童而被加州警方拘捕。珍妮則在2月的一場有8億觀眾的電視直播表演上,公開露出一乳,此舉頓時召來罵聲一片,這一事件一時成為全球笑柄。有樂壇小天后之稱的布蘭妮也躋身蠢人榜,憑借的是她今年1月在結婚55小時后閃電離婚的怪異之舉。愚蠢榜除了娛樂之外倒是還可以證實一點,即藝術的標準或許有所不同,但對有些事人們的結論是一致的。(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