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4月5日電 (記者 韓宏)“海貿遺珍——清代廣州外銷藝術品展”5日在張學良舊居陳列館開展,展覽再現(xiàn)了清代廣州口岸對外貿易歷史和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社會景象。
18世紀,“一口通商”政策的實施,使廣州作為中西商品貿易及文化交流前沿地的地位愈加重要,中西科技、工藝、工匠在此匯聚,讓廣州工藝美術進入了承前啟后的黃金時代。廣州手工藝人不斷創(chuàng)作和生產出既具濃厚中國色彩又略帶西方藝術風格的外銷藝術精品,成為西方貴族、商人爭相訂購的東方珍寶。
此次展覽甄選百余件清代至近代廣州工匠制作的廣彩瓷、牙雕、貝雕、銀器、織繡、石灣陶等廣作工藝精品進行展出,分為“南粵廣州‘一口通商’”“外銷珍品琳瑯滿目”兩個部分。
其中,在第二部分展出了多件廣彩瓷。據(jù)介紹,廣彩瓷選用景德鎮(zhèn)的白素瓷,工匠們依外商來樣彩繪燒制,紋飾精細、色彩艷麗、有堆金織玉之感,因此又稱“織金彩瓷”。18世紀開始,主要面向海外市場的廣州彩瓷在造型及裝飾上呈現(xiàn)強烈的中西合璧風格。
當天,現(xiàn)場展出的“廣彩人物紋包袱紋瓶”吸引了觀眾的駐足觀看。據(jù)悉,銷往西方的傳統(tǒng)廣彩瓷紋飾中,除了較受西方人歡迎的山水庭院、滿大人紋、仕女嬰戲紋等外,充滿東方情調的戲曲故事圖也同樣深受西方人喜愛。
此次展覽還展出了一件“翠綠綢地繡庭院人物紋女上衣”。這是一件由清末民初外銷廣繡披肩改制的短款女上衣,滿繡西方人喜愛的中國人物、亭臺水榭與花鳥禽蟲的“中國風”題材,是中西方物質文化交流融合的一件重要物證。
來自吉林的游客林曉觀展后表示,第一次看外銷藝術精品感覺很難得,透過這些展品能更好地了解了清代廣州口岸中西方文明交流的歷史和故事。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