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5月14日電 (記者 鐘旖)兩漢之際是中國雕塑藝術發(fā)展史上極為重要的時期,而巴蜀地區(qū)的漢代雕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記者14日從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獲悉,該館將于15日開展“巴蜀漢代雕塑藝術”專題陳列,近160件(套)巴蜀漢代雕塑類文物齊亮相,其中國家一級文物達47件(套)。
據介紹,本次展覽是對該館原有“漢代雕塑藝術”的改造升級,展廳面積約720平方米,共展出石闕、畫像石、畫像石棺、畫像磚、陶俑、模型明器等巴蜀地區(qū)漢代雕塑類文物近160件(套)。
“改陳后的展覽具有內容設計有創(chuàng)新、形式設計有新意、展品選擇有玄機、展覽延伸有維度等特點?!辈哒谷恕⒅貞c中國三峽博物館文博副研究館員夏伙根介紹,展覽選取最能代表漢代雕塑藝術成就的石雕和陶塑為兩大明線,以“石雕萬相”“陶塑眾生”展開敘事。為表現“漢代雕塑大多與墓葬有關”的特點,展陳還暗含了一條隱線,即墓前禮儀性石雕(石闕、石柱)→墓室建筑及裝飾(畫像石、畫像磚、花紋磚)→葬具及隨葬品(畫像石棺、陶俑、模型明器),使敘事結構較為合理。
“石雕萬相”單元主要展示有墓前石雕(石闕、石柱)和墓內石刻(畫像石、畫像石棺、隨葬石雕)兩類,輔之以巴蜀地區(qū)漢代石闕、漢畫像石的雕刻技法與題材內容、巴蜀地區(qū)漢畫像石等背景介紹,讓觀眾能夠較為全面地了解巴蜀地區(qū)漢代石雕相關知識。
“陶塑眾生”單元展示文物則分為墓室建筑裝飾(畫像磚)與墓內隨葬品(陶俑、模型明器)兩類,通過成組集中和分類展示兩種形式,為觀眾全面呈現巴蜀地區(qū)陶塑藝術菁華。
夏伙根說,中國最早的陶塑藝術形象出現在距今約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時代中期,到漢代,無論是在制作技術還是在藝術水平上都達到了一個新高度。巴蜀地區(qū)的漢代陶塑以模制的畫像磚和陶俑為主,其數量、種類繁多,內容風格特色鮮明,藝術形象生動逼真,在某種程度上是當時社會生活的真實再現。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常設展覽,“巴蜀漢代雕塑藝術”展除大量的文字、圖片和多媒體輔助手段外,還首次開辟專門的社會教育空間,后續(xù)還將搭建特色文創(chuàng)體驗區(qū),達到多維度豐富展覽的效果。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