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8,人人人操,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国无码在线观看

  • <rp id="g2auq"><ruby id="g2auq"></ruby></rp>
    1. <source id="g2auq"></source>
    2. <source id="g2auq"></source>
      1. <source id="g2auq"><menu id="g2auq"></menu></source>
      您的位置:首頁 > 藏家論道

      晚清民國享譽江南:過云樓顧氏的生活與收藏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7-01-10



      蘇州城中最繁華的觀前地區(qū),人民路上一年四季總是車水馬龍,熙熙攘攘,樂橋西堍有一座靜謐的小樓,初冬里走進小院,撲面而來一陣暗香,庭中的臘梅已經(jīng)盛放。寒風中翠竹搖曳,見證著時光的流逝。在過云樓北面,一巷之隔的是顧氏的私家園林——怡園。光緒元年(1875年),著名收藏家顧文彬(1811—1889)從寧波任上辭官歸來,小樓剛剛落成,怡園也正在營造,顧文彬自撰一聯(lián):“一枝粗穩(wěn),三徑初成;商略遺編,且題醉墨?!闭f到過云樓落成之際,囊括自己大半生書畫收藏的《過云樓書畫記》也正著手編輯??峙滤幢貢系剑妥约鹤訉O的名字,會與過云樓一起流傳百年,以至今日,人們從四面八方趕到蘇州,探訪過云樓、怡園,到博物館觀賞顧氏的收藏,聆聽它們的往事,靜對凝思,偶有神會。

        過云樓的收藏,在晚清、民國間就已享譽江南,影響波及海外。近10多年來,過云樓藏書經(jīng)北京匡時拍賣,最終以天價成交,使得顧氏一族的收藏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蘇州博物館2016年12月舉辦“煙云四合——清代蘇州顧氏的收藏”特展,向北京、上海、南京、蘇州四地文博機構(gòu)借展顧氏過云樓舊藏的書畫、古籍、碑帖、文房及顧氏一門手跡、畫作、著述,共計84件(套)展品,全面展示過云樓的收藏,并紀念已故老館長、過云樓第四代主人顧公碩先生?!盁熢扑暮稀闭乖谥噩F(xiàn)清代蘇州地區(qū)收藏家風雅生活的同時,呈現(xiàn)古代文人士大夫?qū)鹘y(tǒng)人文精神的繼承與發(fā)揚,這些正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所在。

        作為第一代主人的顧文彬,是晚清典型的文人士大夫,從政之余,留心收藏亂離之后散落江南的書畫與古籍。其子顧承(1833—1882)興趣更為廣泛,在父親的培養(yǎng)下,書畫、碑帖之外,對青銅器、古琴、印章、泉幣等也深有心得,顧氏一族因此也成為活躍蘇州的文化型世家大族。過云樓的得名,正如顧文彬在《過云樓書畫記》自序中所揭示的那樣:“書畫之于人,子瞻氏目為煙云過眼者也。余既韙其論以名藏秘之樓,則羅而儲焉、記而存焉,適然之遇己耳,殆無容心。”這種聚散無常,煙云過眼,淡然處之的心態(tài),已成為文人收藏的一種傳統(tǒng)。

        顧氏的收藏門類繁多,卻不是淺嘗輒止,浮光掠影,一味求多,而是千方百計搜羅,去偽存真,苦心經(jīng)營,力求精善。在當時的收藏家中,像顧氏過云樓這樣門類比較綜合而系統(tǒng)的收藏也很少見。從清代江南藏家的收藏序列來看,雖然每個單項可能有人比過云樓來得厲害,比如潘祖蔭的青銅器和古籍、翁同龢的書畫與碑帖,但從藏品門類的數(shù)量、質(zhì)量來看,過云樓則名列前茅。

        對于收藏家而言,藏品的鑒賞與保護,較之搜羅與積累更為重要。在《過云樓書畫記》中,他特意開列了書畫賞鑒的十四條禁忌:“書畫乃昔賢精神所寄,凡有十四忌庋藏家亟應知之:霾天一,穢地二,燈下三,酒邊四,映摹五,強借六,拙工印七,凡手題八,徇名遺實九,重畫輕書十,改裝因失舊觀十一,耽異誤珍贗品十二,習慣鉆營之市儈十三,妄摘瑕病之惡賓十四。”以上無疑是古代收藏家的共識,到顧文彬這里做了總結(jié)。

        同時,顧文彬還希望過云樓的收藏能夠用來培養(yǎng)子孫,“益吾世世子孫之學”。在家書中,他特別囑咐顧承,要利用家中的藏品來教育孫輩,“每月六期,按箱挨次將字畫每期取出十件,令四孫環(huán)侍,汝與講說,先論其人,次論其書法、畫理,再論其價值。四孫各立一冊,將所記十件詳記于冊,自書分執(zhí)。行之一年,必皆成內(nèi)行矣”,最后不忘叮囑“此乃要事,切須依我行之”。正是在這種熏陶與引領(lǐng)之下,顧氏的幾代子孫都成為能書擅畫、精于鑒定的大家。

        顧文彬收藏的年代適逢太平天國亂后,江南不少藏家的東西散落出來,這使得過云樓有了快速集聚藏品的機會。觀賞過云樓的書畫,可以看到許多中國古代收藏史的線索,尤其吳中文人收藏的脈絡與情趣。在求真、求精的前提下,《書畫記》里著錄的藏品,很多背后都有意想不到的故事,或者意想不到的源流。過云樓的藏品,流露出江南文人的趣味與性情,畫作的水平固然重要,附著其間的意趣與故事,則更為他們所看重。書畫中如宋楊補之的《四梅花卷》、元人的《七君子圖卷》、明代文徵明的《湘君湘夫人圖》、“清初四王”之一王鑒的《夢境圖》,碑帖之中如明拓“因”字未損本《曹全碑》、真賞齋舊藏宋拓《古本蘭亭》,古籍善本之中如宋刻《錦繡萬花谷》、元刻《古今雜劇三十種》等,都有著令人驚嘆的前世今生。

        除了培養(yǎng)顧氏子弟外,顧文彬父子也積極對畫壇新人進行扶助,充分利用過云樓的藏品,讓青年畫家如胡錫珪、顧運等臨摹創(chuàng)作。到了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第三代主人顧鶴逸首倡成立“怡園畫社”,主要成員有吳大澂、顧鶴逸、吳昌碩、陸恢、金心蘭、倪田、顧沄、胡三橋、鄭文焯、翁綬祺、吳穀祥等,海派畫家的領(lǐng)袖吳昌碩,也在加入畫社后獲益匪淺。到了民國初年,顧鶴逸出資籌辦蘇州美術(shù)會,并以顧氏義莊為活動場地,顏文樑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辦蘇州美術(shù)??茖W校,對于近代的美術(shù)教育影響深遠。

        顧氏過云樓的收藏,于新中國成立后陸續(xù)捐贈給南北各博物館,此次是時隔60年首次回到蘇州聚合展出。走入蘇州博物館的展廳,抬頭看到馮桂芬題寫的“過云樓”匾額,顧文彬手書對聯(lián),心頭涌起一陣親切之感。走上二樓,從書法廳移步到繪畫廳,梅花淡淡的香味,絲絲縷縷,久久不去。過云樓顧氏幾代人努力傳承的精神,也仿佛這暗香一般,沁人心脾。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zhuǎn)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zhuǎn)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chǎn)權(quán)!
      相關(guān)資訊:
      現(xiàn)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guān)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專家顧問 | 藝術(shù)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lián)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jīng)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tǒng)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