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益瑤“抱”非遺丹青《端午頌》來滬 憶父親傅抱石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6-08-16]
14日剛下飛機,中國畫壇巨匠傅抱石之女、中國杰出水墨畫家傅益瑤就將自己的最新巨幅山水長卷《端午頌》“抱”來了上海圖書館。這幅被業(yè)界美贊為“非遺丹青”的國畫長卷,也承載著傅益瑤對父親傅抱石的眷眷之情,“從小一到端午,父親就會特別重視,所以我自己也投入了很多感情?!?br/> 傅益瑤的父親傅抱石是中國著名國畫大師,人物畫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一生畫過許多以屈原和《離騷》為題材的國畫作品,是一位博大精深的學者。傅抱石與關山月的名作《江山如此多嬌》創(chuàng)作之時,正是傅益瑤跟在父親身邊最多的時候,“關山月主管松樹,畫到雪山的時候對我說,‘我看你父親畫的簡直就是神筆,動都不敢動?!备狄娆幷f。
據傅益瑤回憶,幼時自己受父親“鞭策”最多的卻不是繪畫,而是讀古典文學,“父親說,‘文’是內心的感動,有了‘文’才有人格,才有資格畫畫?!?br/> 至于繪畫就純屬“意外偷師”了,“別人跟著父親學畫畫,總是看他的落筆,我那時候跟在父親身邊看得最多的卻是他身體的動作。后來才發(fā)現(xiàn),原來身體動作對畫水墨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痹诟狄娆幙磥?,父親曾說“胸中有丘壑,閑古人之筆法”對其影響最是深遠,“筆筆要有來歷,意思是每一筆都要在內心有出處?!?br/> 繪制《端午頌》的時候,傅益瑤每開始創(chuàng)作一個部分,腦海里就一直“看”著一個畫面,等“龍”顯形了才開始落筆,一旦落筆就絕不中途停下,數(shù)小時不間斷地繪畫,即便再累也舍不得丟筆,“因為一停的話,氣氛就不對了,用筆的狀態(tài)也不一樣了。以前能坐在地上連續(xù)畫70多個小時,不過這樣的猛活現(xiàn)在是不干了?!?br/> 1979年,傅益瑤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后第一個被選派到日本學習藝術的留學生,開始在日本致力于弘揚中國水墨畫,如今已成為中日兩國文化交流領域富有盛名的畫家。據傅益瑤回憶,當年剛到日本時,自己就發(fā)現(xiàn),只要在東京以外的地方,沒有一處不留有中國文化、尤其是唐文化的痕跡,“很多日本人從中國文化里尋找自己的歸路。所以那時候在日本畫畫,他們都把我看作是‘娘家的女兒’,因為有中國文化給我撐腰?!?br/> 在日本練習了幾十年的人物畫,加之從小受父親繪畫“耳濡目染”,以及自己對文學的喜愛和鉆研,在中國國內實地采風后,傅益瑤終于有信心創(chuàng)作了這幅巨幅山水長卷“非遺丹青”《端午頌》,完成了前人從未有過的構思表達。
傅益瑤說,自己在創(chuàng)作繪畫時最大的難度,就是《端午頌》既不是山水畫,也不是人物畫,“但是山水靠著人物變得更可愛、更活潑,人物靠山水變得更偉大、更力量無窮。”
“中國人很喜歡畫,畫是一種寫照。一看到這幅畫,過節(jié)快樂的感覺就會出來。我覺得節(jié)日有三個含義,一個是民族的統(tǒng)一,一個是一定對人們的生活有所幫助,還有一個就是快樂。以后有緣的話,還會繼續(xù)創(chuàng)作這樣的非遺作品?!备狄娆幷f。
據悉,15日起,《端午頌》將在上海云上·朵云沙龍展至8月21日。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