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錢幣“大觀通寶”:四個字出自宋徽宗之手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4-12-17]
在浙江金融職業(yè)學院圖書館八樓,有一個古色古色的博物館——貨幣金融博物館。
黑色木門嵌在磚里,釘著亮閃閃的門釘,裝著獅頭門環(huán)。輕輕推開大門,就看到一個大大的圓形方孔錢,上面的文字是介紹博物館的。
這個建立于2005年的貨幣金融博物館,展示了三千年來的3000多枚錢幣,有先秦的實物貨幣,也有現代的紙幣,讓人目不暇接。
從貝幣到第五代人民幣,呈現錢幣發(fā)展歷史
在明亮的燈光下,櫥窗里整齊排列的一枚枚古錢幣非常清晰,有著黃綠銅銹的刀幣、看不清字和圖案的圓形方孔錢、缺口無數的紙幣……這些歷經歲月滄桑、在無數人手中流轉過的錢幣,能把人的思緒拉回到千百年前,仿佛看到了古人在集市里持幣交易的場景。
第一個櫥窗里放著幾個有點破損的貝殼,這叫貝幣,是博物館展出的最早貨幣。“以貝幣為起點,到現在的第五代人民幣,博物館展品勾勒了貨幣發(fā)展的基本脈絡。”館長朱海城說,以貝幣為起點,是因為在史料記載、文物出土中,貝幣是實物貨幣中出現較多的,另一方面,中國漢字里,與財富有關的字幾乎都和“貝”有關。
朱老師指著清代錢幣說,清末前,錢幣都是手工鑄造的,此后以機制為主。
每一枚錢幣從誕生起就承載著非物質文化價值。精巧高超的鑄造技藝、錢幣上的文字、書法和圖案,都是錢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澳憧?,這枚銅幣上的‘大觀通寶’四個字,就出自北宋皇帝宋徽宗之手。”
沿著櫥窗走,看到熟悉的第五代人民幣出現在眼前。
這一路,領略了自先秦實物貨幣到現代紙幣的更迭,聽了朱老師對各種錢幣的介紹,感受到了歷史變遷。
貨幣金融博物館還展出一些國外錢幣,以及古代阜康錢莊、早期中國人民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模型。
在博物館感受歷史,是課本所無法替代的
2005年,浙江金融職業(yè)學院為了展現金融特色、營造金融文化氛圍,對原有的貨幣陳列館進行擴建,建成金融博物館,下設貨幣金融博物館和金融票據博物館。至今,金融博物館共接待歷屆新生始業(yè)教育13000多人次。
朱館長對記者說,越來越多的展品,主要通過市場購買和個人捐贈兩種途徑獲得。
據介紹,金融博物館是該校重要的教學實踐基地,為師生研究錢幣與貨幣史提供了翔實的實物資料。“百聞不如一見,實物帶給人的真實感和歷史厚重感,是任何課本資料、網上圖片都無法給予的?!敝旌3丘^長說,“在貨幣博物館,學生能看到很多細節(jié),對貨幣歷史的發(fā)展脈絡會有更清晰的認識?!?br/>
除了本校學生,下沙其他大學的金融相關專業(yè)學生、小學生、附近居民、學校來賓也會來參觀?!敝炖蠋熃榻B,2010年,金融博物館被授牌為浙江省社會科學普及示范基地、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學基地、杭州市高校文化站等,這為博物館在開展錢幣知識普及活動、傳播并傳承古錢幣文化上發(fā)揮了更大的作用。記者 蔡楊洋/文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