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群發(fā)的短信我不回”表達欠妥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4-02-08]
“群發(fā)的,我不回,但是你除外。祝新春快樂?!背σ?,筆者頗費才思編撰的一條祝福短信發(fā)出后,收到了這樣的一條“神”回復,一時間,不知是喜是悲。相信看過馬年春晚的觀眾都知曉此語的由來,也能理解歌手郝云借助“不管你是誰,群發(fā)的我不回,這真不是面子的問題,我只是懷念真的東西”等唱詞對“走心”式新春祝福期盼的初衷。需要指出的是,這個源于馬年春晚總導演馮小剛的“命題作文”、連詞帶曲48小時交稿的作品存在矯枉過正、射錯靶心的失誤,引來眾人的質疑也就不足為奇。
如今,不少拜年短信淡如水,根子不在群發(fā)而在于過手不過心的純粹轉發(fā),正如歌中所唱的,“突然發(fā)現(xiàn)落款人名不對,原來你這是群發(fā)的信息,你竟然還忘了修改后綴?!币虼耍枨度喊l(fā)的短信我不回》更名為《轉發(fā)的短信我不回》,方更準確。
其實,并非所有短信發(fā)送者都期盼對方一定回復,回與不回也不是對與錯的界限,但借助高收視率的文藝批評方式,堂而皇之地宣揚不回復的理直氣壯,甚至以偏概全地指責發(fā)送者,確實有些不妥。誠然,當今社會,發(fā)短信者中,有求于收信者的不乏其人,但就此把祝福歸結為零,甚至指責其騷擾,不僅不妥當,也與“重禮尚往來”“有理不打上門客”的傳統(tǒng)習俗和認知相左。
作品《群發(fā)的短信我不回》中所推崇的拜年方式是“貼上郵票的明信片”和“見面作個揖”,但現(xiàn)實操作性怎樣,相信大家心里自有一桿秤。短信、微信拜年雖有其不足,但不應被強加一個“群”字而遭貶。拜年的手段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意傳達,而這完全可以通過原創(chuàng)比賽等方式加以引導。
新春佳節(jié),合家團圓,舉國歡慶,對所有祝福多一些寬容遠勝于傲慢、冷漠。
秦 毅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