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保"資壽寺古壁畫損毀嚴重 "八仙"僅余"三仙"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13-05-14]
靈石縣資壽寺始建于唐咸通十一年 (公元870年),現(xiàn)存建筑及壁畫、彩塑等均為元、明時期所建和繪制。因繪畫藝術精湛,資壽寺壁畫被稱為該寺“三絕”之一。5月3日記者采訪時看到,該寺大雄寶殿、藥師殿和彌陀佛殿中,因潮氣影響等原因,古壁畫損毀嚴重,亟待修護。
“八仙”僅余“三仙”
資壽寺始建于唐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坐落于靈石縣靜升古鎮(zhèn)南二公里蘇溪村側畔的一處高坡上,1963年、2001年分別被列為我省和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占地15000平方米,依山就勢,自南向北從中軸線共分為儀門、天王殿、大雄寶殿三部分。左右兩側及兩廡又有彌陀佛殿、藥師殿及彌勒佛殿、三大士殿、地藏王殿、二郎殿等。資壽寺以元明壁畫、彩塑和藥師殿藻井著稱,并稱為該寺“三絕”。
5月3日,記者來到該寺,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穿過甬道,進入大雄寶殿。“同在一座殿內,壁畫的完好程度大不一樣?!辟Y壽寺管理處副主任何立民指著殿內兩面墻上的壁畫說。
大雄寶殿內,正中供奉的是釋迦牟尼的三身佛像。同行的工作人員王亞萍介紹,殿內東、西、北面墻壁上巨幅呈現(xiàn)的是一幅幅精美的帝釋禮佛圖,但北面正墻上的壁畫已不復存在,東西兩墻的壁畫各長8.7米、寬3.7米。西面的墻壁上,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下面的二協(xié)侍帝釋天和凡釋天、四大天王和關公等,均顏色艷麗、栩栩如生。東墻最上面為藥師佛、日光菩薩、月光菩薩,中層為二協(xié)侍和四大天王,下面是八仙過海人物,但目前只剩下漢鐘離、呂洞賓和藍采和,其余人物均已因多年墻壁潮氣等,損毀嚴重,不見蹤跡。
彌陀佛殿的東西兩墻原本也有壁畫,但如今東墻上的精彩壁畫早已毀滅完畢;西面墻上,下部稍有堿蝕,上為五方佛,下為眾鬼神。藥師殿東、西兩墻也均有壁畫,西山墻保存完好,東山墻僅剩中間部分。王亞萍說:“大雄寶殿內的壁畫為元代精品。藥師殿、彌陀佛殿的則出自明代,這是經專家鑒定后給出的結論。這些壁畫,既明顯帶有唐代后受外來影響的痕跡,又具有強烈的本土風格,部分壁畫的技藝甚至比永樂宮壁畫更具有表現(xiàn)力?!?br/>
500年來努力保護不輟
資料顯示,資壽寺建成后,到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復葺重建”,金時因征戰(zhàn)“基礎僅存”。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該寺又得重建,后“殿堂廊廡俱壞”;明成化三年至正德十六年(公元1467年—1521年),天王殿、山門、藥師殿、彌陀佛殿等先后重新修建,并于各殿塑像、繪畫。據此,單以明正德十六年算起,這些壁畫已是近500年的歷史。
歷經數百年,這些壁畫因風吹日曬、潮氣影響及自然酥堿等原因,損毀極為嚴重。1984年,省文物局和晉中市、靈石縣等組織專人,對部分堿蝕嚴重的壁畫進行了搶救性保護,但損毀依舊未能徹底阻止。如今走進三個殿內,游客會發(fā)現(xiàn)壁畫下墻裙處均有木質圍欄,圍欄上部放有木炭,這是近年來文物部門用來緩解地面、墻壁潮氣對壁畫損毀的一種方法。
有望受益“壁畫保護工程”
近年來,靈石縣、晉中市及我省各級文物部門為搶救壁畫付出了不少努力,晉中市政協(xié)委員、時任民族宗教委主任的吳牡丹等曾就此專門在晉中“兩會”上提出提案,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2012年年底,靈石縣有關部門也曾向上級部門提出了“關于資壽寺壁畫、塑像修護的申請”,指出該寺壁畫因種種原因,四百余平方米壁畫已有百分之九十不同程度損毀,癥狀包括地杖松弛、開裂,畫面漬積、酥堿、起甲、空鼓、白霜、龜裂、脫落等,并希望得到及時修護。
珍稀壁畫面臨劫難,這些精品如何能得以最大限度保存?
對此,靈石縣文物塑像專家、省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郭成保說:“文物也如人之壽命,我們無法保證它永久流傳,但要盡力讓其流傳久遠??偨Y以往的修復和保護,資壽寺壁畫最有效的保護方式只能如1984年那次維修一樣,將壁畫全部切割,把內部的土積填充物全部移出,換上新的風干的土積重新填回,然后將壁畫再貼回墻壁,最后將切割的痕跡用彩繪重新畫上。另外,對損毀部分也應盡力修復,以還原壁畫的本來面目?!本烤褂煤畏N方式保護,靈石縣資壽寺管理處負責人表示,“壁畫保護在世界上都是難題?!睂Υ耍∥奈锞治奈锾幭嚓P領導表示,“多年來,我們在壁畫保護上盡了各種努力。現(xiàn)在,一個名為‘寺觀壁畫保護’的大工程在我省已啟動。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加緊調查、規(guī)劃,國保單位資壽寺的壁畫保護也在其中,相信在各方面的努力下,資壽寺壁畫將得到有效保護?!?br/>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