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賢的與人相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底線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2-10-23]
記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賢孔子的這句話,簡潔地概括了“己”與“人”的關(guān)系,已被鐫刻聯(lián)合國總部大廳。這句話到底講了一種怎樣的人己關(guān)系?深意何在?
鮑鵬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論語》里面兩次出現(xiàn),與此相關(guān)聯(lián)的表述就更多了。我甚至以為,不是“仁”,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才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因為,“仁”,其實正是講的“二人”,講的就是人己關(guān)系、群己關(guān)系;而這些關(guān)系的底線就是“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可以說,“仁”是概念,而“恕”是這個概念的最基本內(nèi)涵。按照孔子的解釋,這是一個人可以并應(yīng)該終身奉行的人際關(guān)系、族群關(guān)系、國家關(guān)系的基本準則。
記者:中國是“禮儀之邦”,中國的先賢有許多這方面的論述,比如“仁者愛人”、“溫良恭儉讓”、“寬宥”、“忠恕”等等,但是,這些觀念今天似乎已經(jīng)不那么被推崇了,難道過時了?
鮑鵬山:只要人還需要交往,需要在人群中生活,這些觀念就永遠不會過時。很簡單,不是別人需要我們愛,需要我們寬宥,需要我們謙讓,而是我們自己需要別人的愛、寬宥和謙讓。而愛、寬宥等等,只能由人群提供,而人群中有沒有愛,就看組成人群的每一個人心中有沒有愛,此外我們還能到哪里去尋找愛?我們愛的需求到哪里去滿足?儒家倫理學(xué)的起點就是“反躬自問,推己及人”。
其實,我們需要愛,是因為我們每一個個體都是脆弱而不夠強大的;我們需要寬宥,是因為我們每一個個體都是有缺點而不夠完美的。簡言之,人性不變,愛、寬宥、謙讓就永遠是我們的渴望。
“溫良恭儉讓”,這是子貢對老師孔子個性氣質(zhì)的描述,后來成為整個中華民族的基本民族性格和氣質(zhì)。這種整體氣質(zhì),體現(xiàn)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深厚文化積淀的古老民族的文明和教養(yǎng),也體現(xiàn)出一個民族深沉的內(nèi)涵和深藏的力量。這種力量,淡定、含蓄、強大而不張揚,堅韌而不尖銳,恒久而不保守,穩(wěn)定而不頑固。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熏陶出這樣一種偉大的民族氣質(zhì),實在珍貴,我們不能只用幾十年的時間,通過對自身文化的放棄,毀掉這樣的氣質(zhì)。今天網(wǎng)絡(luò)和現(xiàn)實中到處可見的暴戾之氣、潑婦街罵、流氓街斗、潑皮腔調(diào),甚至大學(xué)教授、專家學(xué)者也不能免,實在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文明史的古老民族的文化恥辱。
無論是國與國之間的爭端,還是人與人之間的爭論,野蠻不是力量,文明才是力量;暴力不是力量,正義才是力量。
恥與勇——缺少羞恥感的社會也一定是缺少正義感的社會
記者:古人說:知恥近乎勇。為什么把恥與勇放在一起?見義勇為需要勇敢,公眾場合需要有羞恥之心,這二者是什么關(guān)系?
鮑鵬山:“子曰:‘好學(xué)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仁、智、勇被傳統(tǒng)文化稱為“三達德”。
“知恥近乎勇”,做,需要勇敢;停,也需要勇敢。把正在做的錯誤的事停止下來,不僅需要抉擇,還需要決斷,這種否定自己,否定過去,就是勇敢。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黨否定“文革”,否定“兩個凡是”,不就體現(xiàn)出一個政黨的勇敢?有所為,是勇敢,有所不為,也是勇敢。為什么有所不為?因為知道有些事是可恥的,不能做。
孔子和孟子都特別強調(diào)人的“恥感”,都特別斥責(zé)“無恥”。孟子說:“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就是說,一個人一旦無恥——簡直沒有比它更可恥了!孟子接著說:“恥之于人大矣……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恥感對于人來說,太重要了!不以不如別人為恥,他怎么會奮起直追,趕上別人呢?可見,無恥之人,就會失去道德上的自我反省,從而永遠甘居下流而不以為恥。這就是“知恥”和“勇敢”的內(nèi)在邏輯聯(lián)系。
記者:羞恥感對于文明社會有多么重要?為什么有時我們覺得,人們受教育程度高了,羞恥感反而降低了?
鮑鵬山:羞恥心是孟子講到的人之為人所必備的“四心”或“四端”之一,《孟子·告子上》:“羞惡之心,義也?!焙螢榱x?義就是“宜”,就是行為的正當(dāng)性。所以,沒有羞恥心的人,是沒有正義感沒有是非不知好歹的人,是不能正確把握自己約束自己的人;缺少羞恥感的社會,也一定是缺少正義的社會。
在中國的今天,我們確實看到很多接受過高等教育者甚至某些學(xué)者的表現(xiàn),比起那些受教育程度較低者,更加粗鄙。但是,這種奇怪的非正常情況的出現(xiàn),不是因為他們受到了“更多的教育”,而是他們受到的“教育”中,只有知識傳授和專業(yè)技術(shù)訓(xùn)練,缺乏諸如孟子“四心”之類的良知教育,缺乏價值觀和羞恥感的教育。
尊重與自重——尊重他人并努力贏得他人的尊重
記者:媒體呼吁人們在公共場所要互相尊重。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是一種很重要也很基礎(chǔ)的社會關(guān)系,它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是如何形成的?
鮑鵬山:確實有“媒體呼吁人們在公共場所互相尊重”,但有些媒體卻未必如此。不少網(wǎng)絡(luò)媒體發(fā)表的文章,不講邏輯,不講道理,只有情緒的宣泄和對對方的毫無學(xué)理意義的冷嘲熱諷。這種文風(fēng)與“文革”文風(fēng)有著明顯的血脈關(guān)系,但可悲的是,這類文章卻最為受眾叫好,因為有一部分受眾,只需要情緒的宣泄。這是一個宣泄的時代。但是,一個大國,非理性的作者和非理性的受眾甚囂塵上,是危險的。因為,大國力量的最終體現(xiàn),乃是國民的強大,而國民強大的最終體現(xiàn),不是國民的暴力,而是國民的思想能力。
從傳播學(xué)的角度講,越是沒有論證過程、越是蠻不講理、越是極端偏激的言論,傳播得越快越廣,很多人深諳此道,以此博取眼球。但是,這類言論,傷害的是他人、傷害的是社會的良知和理性。所以,孔子討厭巧言令色,要人們說話慢一點:“仁者,其言也讱?!比实碌娜?,說話慢一點,不要不經(jīng)過大腦就滔滔不絕。
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尊重,是文明社會的基本特征。
記者:人在社會中應(yīng)該尊重別人什么?同時靠什么讓自己被尊重?尊重與自重,二者是排斥的還是相輔的?
鮑鵬山:尊重他人,有兩種層面:一是無條件的尊重。就是尊重任何一個人的人格、人權(quán)和人生。不能無端侮辱一個人的人格,不能無端剝奪一個人的人權(quán),不能無端妨害一個人的生活。這是一個文明社會的底線。
二是有條件的尊重。比如一個人貢獻大、人品好,會獲得更多的尊重。孟子就講過受人尊敬的三個條件:地位高、年紀大、德行好。這種有條件的尊重,是有一定道理和正面價值的,它會促使人們道德上進,促使人們做出更大的成績和貢獻。所以,一方面我們倡導(dǎo)無條件的尊重,但是,也要提倡有條件的尊重。沒有無條件的尊重,文明沒有底線;沒有有條件的尊重,文明不會進步。
每一個人,既有權(quán)利獲得他人的無條件尊重,也有義務(wù)爭取他人的有條件尊重。無條件的尊重體現(xiàn)的是社會的文明,有條件的尊重體現(xiàn)的是道德的力量。
爭與讓——分清君子之爭與小人之爭
記者:人們說公共場所的爭執(zhí)往往起于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有多少事是大事呢?一個社會的道德水平不正是從這些小事反映出來的嗎?
鮑鵬山:孔子說:“其爭也君子。”孔子不反對爭,但他要求人們不要有小人之爭,他要的是君子之爭。
君子之爭有兩個內(nèi)涵:一、君子所爭之物:是非;二、君子之爭的手段:規(guī)則。在今日市場經(jīng)濟時代,爭正當(dāng)?shù)睦褪蔷?,爭不正?dāng)?shù)睦?,就是小人;用正?dāng)?shù)氖侄螤?,就是君子,用不正?dāng)?shù)氖侄螤?,就是小人。所以,君子爭是非,并不是說君子不爭利,利與是非不是同一邏輯層面的東西,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關(guān)系,而是互相包含的關(guān)系,君子爭利,就是爭利中的是非。比如,國家人民之利,就為“是”,貪官污吏奸商之利,就是“非”。有人說,儒家文化不適應(yīng)競爭年代,這是誤解,儒家是為競爭制定規(guī)則。
雞毛蒜皮之爭,往往出于意氣。這樣的爭,是儒家反對的??鬃诱f:“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論語》)把這種出于一時意氣的無原則之爭,看成是人的迷惑。孟子把“好勇斗狠,以危其父母”(《孟子·離婁下》)看成是五不孝之一。荀子說:“行其少頃之怒,而喪終身之軀,然且為之,是忘其身也;室家立殘,親戚不免乎刑戮,然且為之,是忘其親也;君上之所惡也,刑法之所大禁也,然且為之,是忘其君也?!艘?,憂忘其身,內(nèi)忘其親,上忘其君,則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荀子·榮辱》)為了一時意氣之爭,忘記自身、父母和家國,連豬狗都不如。
為什么儒家三巨頭都反對意氣之爭?因為這樣的爭,不但沒有價值,而且傷害價值。文明的社會,要盡量減少這樣的意氣之爭。
記者:老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fēng)平浪靜”。現(xiàn)在人似乎覺得中國傳統(tǒng)的忍讓觀太陳腐了。那么何事該爭?何事該忍?大家都忍讓,壞風(fēng)氣會不會橫行事?好人會不會永遠受氣?
鮑鵬山:這事不能一概而論,要看情況。原則上的事,事關(guān)基本權(quán)利的事,不能老是提倡忍讓,因為忍讓就是讓渡權(quán)利。一個國家搞得人民習(xí)慣性讓渡權(quán)利,既鼓勵了壞人,容易形成惡人得勢好人憋屈的社會氛圍,更糟糕的是,還可能導(dǎo)致公權(quán)力的無限膨脹,損害人民利益,不利于建立服務(wù)性政府,損害政府形象和黨群關(guān)系。簡言之,人民自覺維護自己的權(quán)利,就是在為國家進步做貢獻,為改革開放做貢獻。
中國社會在明清以后,進入非常黑暗的專制時代,面對強大的體制,人們頗感個人的渺小,反抗往往只會加重自己的損失和傷害,于是形成了類似于“退一步海闊天空”、“忍字頭上一把刀”等等犬儒哲學(xué)、奴隸哲學(xué),國民性也因此有了更多負面的東西,嚴重影響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氣質(zhì),并導(dǎo)致國窮民弱。這種“不爭”而忍,是我們今天要否定的。
但是,另一方面,人在社會中,還是要講退讓的,不能事事占強。社會總有競奪,競奪不能以力量為唯一勝算,不能以一切據(jù)為己有為唯一目標,否則那人類社會就變成叢林之中的弱肉強食了。所以,人一定要學(xué)會“讓”。
維護自己的權(quán)利,是我們的權(quán)力。學(xué)會謙讓利他,是我們的道德。
恕與責(zé)——違背公德要最大苛責(zé),私人領(lǐng)域要最大寬容
記者:孔子的弟子評價老師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鬃尤绾握莆諏捤∨c苛責(zé)的尺寸?
鮑鵬山:有兩個層面值得注意。第一,孔子對人的很多缺點都是寬恕并提倡大家寬恕的,他唯一不寬恕的,就是對別人的不寬恕。
第二,要分清公德和私德,要分清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要分清知識問題還是價值問題。就是說,公德問題、價值問題,不能含糊,公共生活領(lǐng)域,不能含糊,對違背公德的行為,對在公共生活領(lǐng)域損害公共利益的人和事,對缺少良知、唐突價值的人,必須嚴肅以待。但是,在私人生活領(lǐng)域,對一個人的私德,對于一個人知識上的不足或認知能力上的缺陷,則應(yīng)該予以最大程度的寬容。
樊遲問老師如何才能消除心中的惡,孔子說:“攻其惡,無攻人之惡”,批判自己的錯誤,不攻擊別人的缺點,就是消除內(nèi)心的惡。(《論語·顏淵》)可見,孔子把對別人的不寬恕看成是惡。
孔子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這是告訴我們:君子總是磨礪自己,小人總是苛責(zé)別人。(《論語·衛(wèi)靈公》)子張問孔子怎樣才算仁,孔子說:能做到“恭寬信敏惠”五點,算是仁了。(《論語·陽貨》)這五個字里,都是善待別人的,沒有一個字是苛刻待人的。
一個和諧文明的社會,真的需要適度的寬容,或者最大限度的寬容。
記者:孔子是個好好先生嗎?他對什么樣的人與事又不“恕”呢?
鮑鵬山:好好先生在孔子看來是虛偽的“鄉(xiāng)愿”,是被孔子斥責(zé)為“德之賊”的人??鬃拥膶捜?,如上所述,是對私德或私人生活以及知識上的缺陷和不足。另一方面,對于唐突價值、缺乏良知、危害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的行為,孔子往往疾言厲色。就是這個如此“寬容”的孔子,有時也是很“苛責(zé)”的人。
比如,他斥責(zé)三桓“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他斥責(zé)“始作俑者,其無后乎!”他認為這些是原則問題,必須反對。在這些時候,我們看到了一個方正剛直的孔子。
記者:在人與人相處中,孔子也很強調(diào)“忠”,它與“恕”是一種什么樣的關(guān)系呢?
鮑鵬山:“忠”的定義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但問題是,每個人是不同的。人與人之間有相同的欲求,也有不相同的愛好,簡單地以為自己想要的別人也一定想要,從而一定讓別人要,就是強加于人,是好心而辦的壞事。這類情景生活中太多了。
孔門師徒對此是有警惕的??鬃泳蛣襁^子貢,給朋友忠告并好好引導(dǎo)他,但若對方不聽,就停止,不要自取其辱。
可見,忠,只是相對真理。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才是孔子最偉大、最人道、最人權(quán)的思想。特別需要指出,“恕”所包含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念,恰恰是對“忠”的片面性的糾正,是對“忠”有可能導(dǎo)致的嚴重后果的預(yù)防。
德與怨——“以直報怨”才能促進道德風(fēng)氣
記者:孔子不贊成“以怨報怨”,也不贊成“以德報怨”,而要“以直報怨”??墒巧钪杏性S多“以德報怨”的例子不是都把矛盾化解了嗎?
鮑鵬山:關(guān)于如何報怨,有三種選擇:以怨報怨、以德報怨、以直報怨。
我們來看看孔子的回答:如果你以德報怨,那你拿什么來報德呢?正確的做法是:用公正來對待仇怨,用恩德來報答恩德。
首先,孔子沒有說“以怨報怨”,這是必須堅決摒除的選項。理由很簡單:以怨報怨時,你將墮落到與你要報復(fù)的人同一境界,你將失去報復(fù)他的道德優(yōu)勢和正當(dāng)理由,無正當(dāng)性的報復(fù)不僅無助于建立道德價值,反而是對道德的再一次破壞。
其次,孔子不是說“以德報怨”不可以,他只是認為不應(yīng)該提倡,不值得作為一個道德命題來討論。具體到某一個人,針對某一件事和特定的一個人,如果他愿意,他是可以“以德報怨”的,并且能這樣做還可能是很可貴的——如你所說,往往還能化解矛盾。
但孔子作為一個倫理學(xué)家,他要考慮的是倫理學(xué)的秩序與平衡:假如一個人做了壞事,我們提倡以恩惠來報答他,那么,另外一個人做了好事,我們應(yīng)該怎樣報答他?孔子這個反問實際上蘊含著深刻的倫理內(nèi)涵。如果以德報怨,反過來又以德報德,也就是說,一個人,無論他是做好事,還是做壞事,得到的社會或他人的報答同樣是“德”,這實際上就是打擊好人,慫恿壞人。
“以德報怨”還會使道德自身很尷尬,使道德被置于一個或有或亡的危險境地。為什么呢?因為,正如上面所分析的,“以德報怨”使得一個人,做好事也好,做壞事也好,結(jié)果一樣——道德約束力沒有了。其次,從道德的角度講,當(dāng)?shù)赖乱笕藗儗娜恕耙缘聢笤埂睍r,道德首先就自己放棄了自己的職責(zé)。“以德報怨”這個命題更糟糕的地方就在這里:它把“道德”當(dāng)作獎品,贈送給做壞事的人了。
所以,“以德報怨”,看似“道德”,實際上倒是起了不道德的作用:使不道德的人可以肆無忌憚,不用擔(dān)心承擔(dān)什么后果??梢?,提倡“以德報怨”不但不能促進道德,反而要“促退”道德。
記者:作為中國人,不能不贊嘆我們先賢的理智、清醒、公正、全面。一個社會如何扶正祛邪,樹立良好的社會風(fēng)氣?
鮑鵬山:孔子提出了“以直報怨”的觀點,就是用公正來對待仇怨。即使是壞人,他也應(yīng)該得到公正的對待,既不特別寬恕他,更不過分報復(fù)他,讓他得到他該得到的??鬃硬贿z余力地提倡道德,但又不是道德極端主義者。可以說,因為極端道德而惹出的世界災(zāi)難,往往反而大于不仁的人給世界帶來的災(zāi)難。
一個人做了壞事理當(dāng)受懲罰,付出代價,這樣才能讓人不敢做壞事;一個人做了好事理當(dāng)有好報,這樣才會鼓勵人們做好事。社會就應(yīng)當(dāng)形成這樣的風(fēng)氣和大環(huán)境。本報記者 單三婭
(鮑鵬山為上海開放大學(xué)中文系教授)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zhuǎn)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zhuǎn)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luò)知識產(chǎn)權(quán)!
相關(guān)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