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玉衣”是漢代規(guī)格最高的喪葬殮服,金絲串玉片,人形,今天出土一件那可是無價之寶;但是,有聰明絕頂?shù)睦习澹軌蛘埲酥谱鞒鲆患?,然后唬倒一大片?
這個叫謝根榮的京城大老板,來自浙江湖州,別看他只念過初中,鉆營的腦子可是聰明得很。他曾是華爾森集團的總裁,在“中國富人榜”中一度名列第163名。但他擁有的錢不是自己的,而是銀行的,準確地說是從銀行騙貸騙來的。他“融資”的方式很有另類的“現(xiàn)代感”,就是拿文物作“杠桿”。
搜羅真文物也需要大錢,所以他就搞個假的。假的不能小打小鬧,而要搞大的,他不可能叫人復制一件《清明上河圖》或《富春山居圖》,而是瞄準了出土文物“金縷玉衣”,弄來玉片與金絲,讓一個有點懂的人“照葫蘆畫瓢”,就鼓搗出來了。用玻璃罩子一罩,儼然就成了漢代文物。
要讓這“文物”值錢起來,那得找專家“鑒寶”。經(jīng)中間人運作,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原秘書長王文祥、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楊伯達等專家都出馬了,他們圍著玻璃罩轉(zhuǎn)一圈,連罩子都沒打開呢,就給鑒定為真寶貝,給出了24億元的評估價。背后利益是外人不知道的:簽字畫押后,專家拿走了謝根榮給的幾十萬評估費。真是一字值萬金??!
現(xiàn)在許多文物鑒定專家,名頭很大,他們像驗鈔機一樣,刷的一下就鑒定完畢。某地弄個博物館,請了4個專家,3天時間鑒定了600多件文物。也就是說,每天鑒定200多件;一天加班加點按10個小時算,每小時鑒定20多件文物;一小時只能按60分鐘算,即3分鐘就鑒定完一件文物!3分鐘除去拿上拿下的時間,則……專家啊,神人吶,而且統(tǒng)統(tǒng)鑒定為真家伙。
當下假文物的“創(chuàng)舊”——仿真造假水平,確實也高到了“榮哥”謝根榮那樣的智商。如今富人又多,大買真假文物投資保值,文物投資收藏成了一個巨大市場;尤其是很多企業(yè)家企業(yè)主,錢多得沒地方去,于是“熱錢”熱辣辣地涌進文物藝術(shù)品領(lǐng)域,將其炒成宇宙價。買來就“當真”了,只是沒想到那造假水平——有些文物,不僅有鑒定證書,還與正式出版的書籍中一模一樣,就是不想想,如今出一本那精裝彩印的豪華文物書,不也是輕而易舉的么?
那“榮哥”完成了24億元的“文物產(chǎn)值”之后,拿這件“金縷玉衣”派了大用場:一是用作撬動貸款的杠桿,建行先后被騙貸合計10多億元,這也印證了那句“你欠銀行1萬,你在銀行手里;你欠銀行1億,銀行在你手里”。二是謝根榮從公司拿走現(xiàn)金,然后讓董事會決議讓公司收購謝根榮手里的古董沖賬,洗錢就輕而易舉地完成了。
對于文物,傳統(tǒng)的超然境界是“過我目,即我有”,但現(xiàn)在的哥們可不這樣想了。多少人成了文物的奪利者?謝根榮被一審判了無期,那“北京第一爛尾樓”東華金座,成了他留下的標志性建筑;那么,他這件“金縷玉衣”是誰的“標志性建筑”呢?
“榮哥”這件沒有裹過尸的“金縷玉衣”,還真是“值錢”;而那些簽字畫押后拿走幾十萬“評估費”的專家,更像是另一件“金縷玉衣”,他們也是真“值錢”;至于那銀行狂放貸的,不也是很“值錢”的“金縷玉衣”么?!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zhuǎn)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zhuǎn)載文字內(nèi)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luò)知識產(chǎn)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