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龍山文化的“骨刻文”或改寫中國文字史
[中藝網(wǎng) 發(fā)布時間:
2010-03-05]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2月底舉辦了“骨刻文座談會”。與會專家王志民、張學海、王育濟、方輝在觀看了大量的骨刻文字照片和實物之后,進行了深入研討,同意“骨刻文”發(fā)現(xiàn)者、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劉鳳君教授的鑒定意見,認為這批文字是“龍山文化時代”的一種原始文字,并強調了這批文字的重要性,提出應把它作為中國的一件文化大事來做?!褒埳轿幕瘯r代”得到認可。
考古學界對“骨刻文”的認識起初并不一致。我省考古界資深專家、山東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張學海先生起初就是一個“懷疑者”。但在研討會上,他表示自己的看法有了根本轉變?!爱斘胰ピ仪f遺址看了之后,很明確地認為這些骨片上的刻痕并非自然腐蝕,而是人刻的,即使不排除其中有一些經(jīng)過了現(xiàn)代人加工或造假的可能,但是絕大部分我個人覺得是可靠的,是人刻的?!?br/>
關于年代,張學海表示,他和其他專家曾在昌樂袁家莊遺址做了調查,“當時我們就在遺址上撿到了一塊骨片,上面就刻著兩個字,所以,我們相信這些刻著字的骨片可能是出自于袁家莊遺址。我認為,這些骨片基本是屬于龍山文化時期,大部分保留了原來的狀態(tài),而且上面的內容應該是包括了許多文字。假如只有一個兩個刻符,你可以說那可能是刻著玩的;而有的骨片字數(shù)挺多,而且看起來排列有一定的章法,若要把這種刻符認為是隨便刻著玩的,是很難解釋通的?!?br/>
他認為:“當時掌握這些文字的可能還只限于巫師之類的人,這些人不一定每個村落里都有,他主要應該是在‘都’這一級別的聚落里。”
山東大學博物館館長方輝教授曾經(jīng)也對“骨刻文”持保留態(tài)度?!坝邢喈敹嗟奈沂遣桓艺J同的,但確實有部分是人工刻的痕跡。有一件骨頭上的圖樣,我感覺就是一個用刻刀刻在上面很規(guī)矩的四道痕跡,可能就是一個‘四’字。”方教授認為“這些骨頭都應該是比較古老的,很有可能就是龍山時代的?!?br/>
或將改寫中國文字發(fā)展史
以安陽甲骨文為代表的殷墟的發(fā)現(xiàn),曾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考古發(fā)現(xiàn)。殷墟甲骨文亦被認為是“中國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文字”。依照“骨刻文是龍山文化時代原始文字”的推斷,骨刻文比殷墟甲骨文要早1000年左右,這意味著中國古文字的出現(xiàn)時間將前推千年,甚至已知的中國文字發(fā)展史亦有可能會發(fā)生改變。
山東省政協(xié)副主席王志民以及張學海先生都強調“骨刻文”課題的研究意義,“它對中國文字的研究,對中華文化起源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具有國際意義?!?br/>
主持此次座談會的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王育濟認為,“確認這一批骨刻符號,已經(jīng)是劃時代的貢獻了。我認為今后的工作不要急于把精力放在釋讀上,重點應放到資料采集上,收集更多的骨刻符號。也希望山東大學能夠再立一個項,省文物局也能夠尋找一個點進行試發(fā)掘,在發(fā)掘過程中在相應的地層能夠搜集到有力的證據(jù)。”
新聞背景?,?br/>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山東省膠濟線西段的鄒平、桓臺、淄博、青州、壽光和昌樂等地的龍山文化遺址中經(jīng)常出土陰線刻畫文字的骨頭、滑石器、陶器和陶片等,其中以刻字骨頭為多。
2005 年春天,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劉鳳君教授從朋友手里看到刻字的骨片,鑒定為早期文字。2007年,劉教授又見到昌樂縣肖廣德收藏的一批刻字骨頭,首先在學術界公開肯定這是龍山文化時期的遺物,和安陽占卜的甲骨文不一樣,是中國早期的一種記事圖畫象形文字。這批文字都是東夷文字,距今 4000-4500年,定名為“昌樂骨刻文”。2008年12月,劉鳳君編著的《昌樂骨刻文》由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秹酃夤强涛摹芬矊⒂诮诿媸馈?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