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山上的五羊雕像,在藝術家的手中,似乎可以有無窮無盡的變化——廣州一位紫砂藝術家經過數(shù)月工作,近日發(fā)表了他的兩件亞運主題紫砂壺。一高一矮的兩只壺,以五羊雕像為主題,同時加入了2010年廣州亞運會會徽的設計元素和風格,亞運氣息躍然而出。
兩件“亞運壺”的設計者魏建設對兩把“亞運壺”壺身采用了肖形抽象設計,壺嘴和壺柄分別是藝術化了的羊嘴和羊尾的形狀,整體仿若一只形態(tài)夸張的俏皮小羊;壺鈕則以五羊雕像中最突出的那只為原型,以寫實手法呈現(xiàn),栩栩如生;從壺蓋到上半部分壺身,數(shù)道紅泥彩帶鋪陳而下,讓人不禁聯(lián)想到亞運會會徽中的“圣火彩帶”設計;壺身下半部分,采用了宜興紫砂壺中最為樸實無華的圓形設計,簡練大方。
魏建設告訴記者,此次制作兩件“亞運壺”,是有感于明年廣州將有亞運這一體育盛事,希望能用民間工藝的方式為它留下一兩件獨具特色、有藝術家個人印記的紀念物。兩件壺從今年7月開始醞釀設計,到最終燒制完成,用去了將近4個月的時間。目前高壺、矮壺每種只燒制了兩套而已。
魏建設說,兩把“亞運壺”都是用兩種宜興陶泥燒制而成——民國清水泥和清中期底槽青泥。作為基底的清水泥顏色稍淺偏青,顏色明媚,底槽青泥則深沉紅潤,呈現(xiàn)出沉靜典雅的美感。燒成后的壺手感柔潤,細觀又具紫砂獨有的砂質感,要得益于兩種優(yōu)質陶泥結合一體。由于宜興的陶土礦脈已經封閉保護,因此這次用的陶泥,都是之前的存貨,十分珍貴。
但兩種陶泥的結合也令亞運壺的燒制更加困難。魏建設介紹,因為陶泥的收縮等情況各不相同,“亞運壺”在制坯時最易形成廢品。因為底槽青泥制成的“彩帶”需要貼在清水泥基底之上,兩者結合處出現(xiàn)一點分裂或脫落,就不能入爐燒制了。
經過精心挑選的陶坯,需要在窯爐中燒制十幾個小時,其中燒成時的溫度要嚴格控制在1160攝氏度。魏建設解釋說,這是因為陶泥對溫度的變化十分敏感,如果溫度在1140攝氏度,“彩帶”的顏色就會太淺,難以和基底的清水泥區(qū)分開來;如果溫度達到1180攝氏度左右,“彩帶”顏色又會太深,難以達到紅潤沉靜的效果。對于窯爐溫度的把握,全靠幾十年積淀下來的經驗和對陶泥性質的深刻把握。
注:凡注明“中藝網(wǎng)”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wǎng)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wǎng)”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wǎng)”,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wǎng)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