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與藝術家是當代文化對手還是盟友?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08-12-18]
本次“全球化背景下的藝術”論壇的主題論題,新興國家的崛起顯然成為了一個大家關注的焦點,因此論壇以“藝術收藏的新浪潮:重寫藝術格局?”為題展開了廣泛的討論。主題論壇由倫敦藝術大學新任校長約翰?圖薩爵士(Sir John Tusa)主持,邀請了倫敦蛇形美術館館長朱利亞(Julia Peyton-Jones)、莫斯科攝影美術館策展人奧爾加(Olga Sviblova)、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趙力以及意大利普拉達(Prada)藝術基金會吉爾曼諾(Germano Celant)結合這個論題發(fā)表了各自的看法。
坦率與真誠是探討問題的基礎
主題論壇開宗明義地指出了目前非常特殊的背景——既有不斷深化的金融危機,又有世界格局的不斷變化,還有不同文化理念、文化背景以及政府、民間、機構等不同力量的膠著角逐,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這種趨勢會變得更加的明顯而不是衰退。因此,本次論壇能夠在極其真誠與坦率的交流中討論問題變得尤其重要。主題論壇同樣認為討論全球化的問題必須要有全球化的視野和全球化的參與,故而認為來自中國、中東和俄羅斯的意見應該得到充分重視,這也是論壇意義的所在。
收藏家與藝術家:當代文化的對手還是盟友?
針對當代藝術的變遷,本次論壇深入探討藝術創(chuàng)作與藝術收藏在此背景下的共時性的變化,進而指出當代文化的變遷已經滲透進了整個藝術世界,這使得藝術世界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同時也造成了更多的爭議性。譬如收藏家的概念顯然出現(xiàn)了新的變化,它已經逐漸遠離了個人的趣味或群體的品格,更多地發(fā)展為當代商業(yè)生活中的組成部分,或者赤裸裸地彰顯出所謂其投資性的行為指標,一些收藏家更將收藏行為視為個人商標性的運用,借助于藝術而提高了個人的文化身份;還有藝術家的商業(yè)化與明星化,受到當代消費文化的影響以及商業(yè)、市場以及媒體的共同作用,當代藝術家的商業(yè)化已經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其中重要的藝術家也已經成為商業(yè)、市場與媒體爭相追逐的對象,逐漸出現(xiàn)了明星化的現(xiàn)象,譬如說美國的杰夫?昆斯、英國的達敏?赫斯特就是其中的代表,而這種現(xiàn)象正在蔓延至全球。在本次論壇中針對上述問題的討論也呈現(xiàn)出非常迥異的意見,也引發(fā)了彼此間的爭論,但是主流意見仍是認為當代文化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真正來源,而當代藝術的收藏也應或多或少地反映出文化的時代特征與相關責任。
俄羅斯的收藏家:是對新藝術的贊助還是僅僅為了榮耀?
雖然俄羅斯收藏力量的崛起是近期非常值得關心的現(xiàn)象,但論壇通過具體實例,說明在其國內的藝術收藏仍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2007年之前進入的收藏家,主要關注的是俄羅斯的傳統(tǒng)藝術或者在國際市場享有很高聲譽的20世紀初期俄羅斯先鋒派的作品,只是進入2007年以來俄羅斯的新收藏家才開始更多地關注當代藝術的領域,而他們收藏的方向也變得較為得廣泛,不僅針對俄羅斯當代藝術進行收藏,同樣也對西方還有中國的當代藝術發(fā)生了興趣。從市場成熟度而言,俄羅斯的國內藝術市場目前亦非常薄弱,沒有國際知名度的拍賣行或者畫廊,但近期俄羅斯舉辦了一系列的雙年展、藝術博覽會等活動體現(xiàn)了自身的活力,而俄羅斯藝術收藏力量的崛起尤其是最近出現(xiàn)的建立私人美術館的趨勢,會在更大程度上推動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和藝術市場的發(fā)展。一些與會者同樣也對俄羅斯富裕階層的資金來源和資金的穩(wěn)定性表示出擔憂,尤其在目前金融危機不斷深化、原油價格與原材料價格不斷回落的形勢之下,俄羅斯富豪個人財富縮水的比例逐漸增大,而盧布貶值的預期和俄羅斯外匯的緊缺,都將導致近期俄羅斯藝術收藏的某些不確定性。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