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行與藝術品交易(三)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03-01-03]
二、克里斯蒂拍賣行
克里斯蒂那于1766,蘇格蘭人、退役英國海軍軍官詹姆斯.克里斯蒂是其創(chuàng)始人及首任老板。他從倫敦的一個小拍賣商干起,經過十數(shù)載的艱苦奮斗才置起自己的這份產業(yè)。該行一開始便主拍藝術品,特別是1778年成功地拍賣了幾幅先為英第一任首相沃波爾收藏,中經轉手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名下,后又屬于一所修道院主要藏品的名畫,遂使自己名氣大增,成為英國藝術品 拍賣行業(yè)中的佼佼者,不久也發(fā)展為以經營藝術品為主的綜合拍賣行。
1823年,克里斯蒂另辟新址,從倫敦舍姆貝宮附近搬到倫敦的心臟地區(qū)——對詹姆斯廣場的國王街8號,即現(xiàn)在的營業(yè)地。1859年,克里斯蒂率先索思比走上合伙經營之路,吸納他人股份改稱“克里斯蒂.瑪索.伍德茲有限公司”,向成熟的現(xiàn)代藝術品拍賣企業(yè)邁進。
1941年4月,在德國空軍轟炸英國本土時,克里斯蒂總部全部被毀壞,直到1953年它才從臨時營業(yè)所遷回原址,戰(zhàn)后初期,克里斯蒂在業(yè)務上曾一率超過索思比。不過近40多年來,國際藝術品 拍賣業(yè)的霸主地位卻仍非后者莫屬,這就迫使克里斯蒂使盡渾身解數(shù),與索思比在全球范圍內展開激烈的商業(yè)競爭。
1967年至1968年拍賣季期,克里斯蒂的拍賣總額首次闖過1000萬英磅大關,達到1170萬英鎊,但它在對外擴張中則面臨不少危機。如1968年6月,克里斯蒂首次涉足瑞士,擬將藝術品 拍賣槌在日內瓦敲響,然而此舉竟意外地惹惱了該國大大小小的拍賣商,幾乎受到瑞士古董商協(xié)會全體成員聯(lián)合抵制,后幾經周折,克里斯蒂方平息風波,在該國取得了藝術品拍賣的一席之地。
1977年5月,克里斯蒂繼索思比之后,挺進美國市場,它攜帶了估價為700萬美元的印象派和現(xiàn)代派畫家的作品前往紐約,結果拍出價值410萬美元的東西,其中包括雷諾阿的《浴女》,成交價60萬美元,凡.高的《末日》,成交價88萬美元。盡管此次拍賣在美國市場亮相帶有一定的試探性質,且拍賣成績并非十分理想,然而這次行動畢竟打破了索思比獨霸美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一統(tǒng)天下,標志著克里斯蒂在國際化經營方面又取得了新成就。乘此大時機,1978年,克里斯蒂便與總部設在香港的英資世界著名企業(yè)太古集團聯(lián)股,積極拓展亞主地區(qū)的藝術品拍賣市場。幾年后,它在香港那立子公司,并通稱“太古佳士得”,決心與索思比平分秋色。
截至1978年,克里斯蒂已經是一個擁有30名董事和230名雇員的超大型級跨國拍賣公司了,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諸如巴黎、馬德里、斯德哥爾摩、紐約、墨西哥城、布宜諾斯埃利斯和悉尼等世界數(shù)十個主要城市設有分行和辦事處。據(jù)統(tǒng)計,克里斯蒂每年環(huán)拍賣一般提交各類拍品25萬件左右,包括大量的書畫、家具、瓷器、珠寶等,通常至少有10萬件左右能夠拍賣成交。
進入80年代中后期以來,克里斯蒂接二連三地創(chuàng)下藝術品拍賣的世界紀錄。1987年3月,凡.高名畫《向日葵》由倫敦克里斯蒂拍賣,成交價4009萬美元,是以往單件藝術品最高拍賣價的3倍。1990年5月,紐約克里斯蒂再拔頭籌,將凡.高另一幅名畫《加歇醫(yī)生的肖像》付諸拍賣,以8250萬美元的巨額高價創(chuàng)下有史以來的世界藝術品拍紀錄。
截至1996年,克里斯蒂在全球已有96個分支機構,其中大約15%是能夠進行藝術品拍賣銷售的分公司。在藝術品拍賣業(yè)務方面,克里斯蒂分為五大塊,即油畫、珠寶、現(xiàn)代藝術品、東方藝術品和古典家具。近幾年來,該行年均拍賣總額為8億英鎊左右,成就斐然,效益豐厚。尤其是在1996年度,該行環(huán)球拍賣總額重新突破10億英鎊峰線,達到了10.20億英鎊,約合16.02億美元,比上年的14.7億美元增長了9%,這是自1991年受海灣戰(zhàn)爭影響、世界藝術品市場出現(xiàn)蕭條以來的最高拍賣紀錄,也是自1954年以來克里斯蒂首次領先于索思比。其中,它在英國本土的藝術品拍賣額增長了16%,而在亞太地區(qū)則增長了31%。
然而,1998年5月卻傳來了驚人的消息:法國著名富商皮諾出資7.21英磅,買下了克里斯蒂29%的股份,成為該行最大的股東。這是自1983年美人接管索思比利時之后,世界拍賣業(yè)包括藝術品拍賣業(yè)兩大巨頭中又一個易主他人,克里斯蒂由項國獨霸其所有權長達230多年的歷史終于畫上了句號,而最早由英國人創(chuàng)建的世界兩大拍賣行便統(tǒng)統(tǒng)被掌握在外國人的手上,它充分表明,已經平穩(wěn)發(fā)展數(shù)百年的世界著名老牌藝術品拍賣機構,正經歷著巨大的變化。充滿驚濤駭浪的國際藝術品拍賣市場大浪淘沙,其優(yōu)勝劣汰的矛頭不僅指向拍賣行本身,而且明顯地涉及到拍賣行內部的股權構成。世界兩大行今后會怎樣左右國際藝術品交易?人們正拭目以待。
摘自《收藏》總第75期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